咖啡滤纸哪里卖 海派文化咖啡史
“在上海,每五步就有一家咖啡馆,每十步就有一家照相馆。”——鲁迅
自清末民初以来,无论繁华还是动乱,这里的人们总是喜欢捧着一杯咖啡,聊着天,悠闲而优雅地度过一生。
特别是那些海派文人,他们总是流连于咖啡馆,许多新思想、新文学就在这里诞生。
顺着微苦的香气,
仿佛可以回到这座城市的过去……
···
上海与咖啡的起源
咖啡是舶来品,它传入中国,想必首先出现在新派人物聚集的上海。
第一家提供咖啡的商店,是1853年英国药剂师J.在花园巷1号(今南京东路)开设的老德记药房,虽然名为药房,但里面还售卖糕点、西餐等。
△门上写着“自提各种神药”,海外代购的前身,哈哈△
这种味道酸涩、苦涩的奇怪褐色液体,最初被称为“止咳糖浆”,随着西方饮食的推广和普及,后来成为一种时尚之物。
1909年,朱文炳的《海上竹枝词》中已有描写咖啡的诗句:
“并不是大家普遍叫的这个东西,但是市面上都说它是用大豆做成的。
它的颜色与糖相似,味甜中带苦,西方人常常用它来代替茶来烹饪。
同年,上海基督教会美国传教士高丕娣夫人出版了中国最早的西餐烹饪书《西餐做菜谱》,书中也提到咖啡,并说明西方人饭后喝咖啡有助消化,到1946年,上海已开设了近二百家咖啡馆。
△《西米做成书》初版犹如一本武术秘籍△
在“咖啡”正式名称确定之前,早年曾有过多种译名,如“考妃”、“加妃”、“高味”,甚至《枣阳饭书》也有“可妃”之说。我猜是为了吸引那些注重控制身材的女生吧。
“用大火烘烤脂肪,经常搅拌以避免烧焦。
烘烤后趁热加入少许黄油。
把它放进一个有盖子的瓶子里,盖上,需要的时候就挤压一下。”
——《西餐制作之书》
咖啡的调味方法因地区而异,如意式浓缩咖啡、法式欧蕾咖啡、美式黑咖啡、港式鸿鹄、爱尔兰咖啡酒、希腊星冰乐……
在上海,也出现了一种独特的风味。
在没有咖啡器具的年代,精明的上海人懂得用最原始的方法煮咖啡:
将咖啡粉用纱布包好,放入钢壶,用开水煮开,为了更加正宗,煮好的咖啡用滤纸过滤一下,味道会更纯正。
△ 嗯,这位小姐姐用的是钢锅△
有些人喜欢在咖啡里加入炼乳,有点像越南咖啡。有些人还会加一勺鲜奶油,Ruby 卖的就是这种。有些人甚至会用麦芽奶来“调配”,再搭配两块咸味苏打饼干。
张爱玲最爱的是牛奶咖啡。
“人们看到我在读海明威的小说。
我以为我和他一样喜欢美国食物。
其实这是误会,我喜欢喝牛奶咖啡。
最好用低脂牛奶,这样奶味就小一些。”
···
因此咖啡在这里扎根了
印有“上海牌”的红色圆铁罐里装的是研磨好的烘焙咖啡,半磅一罐售价3.5元,是老上海人很熟悉的味道,为了显示口音,喝完还会继续喝,铁罐被摆放在玻璃柜的显眼位置。
△ 在跳蚤市场里还能找到老式的罐子△
当时上海牌咖啡发源于南京路上的德胜咖啡馆,在咖啡界的地位,堪比可口可乐在可乐市场的霸主地位,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,上海卖的咖啡全部出自上海咖啡厂。上海咖啡厂甚至垄断了全国咖啡馆、酒店的咖啡,成为“国家记忆”。
△上海咖啡工厂△
上海人童年饮料三大巨头:乐口福、麦乳精、菊花晶,都是上海咖啡厂出品,不仅好喝,比现在常见的饮料还要健康很多,尤其是菊花晶,名字虽然神奇,但能清热降火、疏肝明目,现在网上还能找到,不妨买点来尝尝那个年代的味道。
△乐口福好像是可可味的麦乳精?90后小编表示想买来试试看△
自清末民初以来,尽管经历了各种改革变迁,咖啡文化却从未在上海消逝,即使在资源匮乏的年代,老上海人家里依然会用炉子煮咖啡。
“三年艰难岁月,上海还是有咖啡的。为了刺激销售,一罐上海牌咖啡可以赠送半磅白糖票;在咖啡店喝咖啡,可以多获四块方糖和一小杯鲜牛奶。那时候,父母似乎更喜欢不加糖、不加奶的黑咖啡,然后精心把带回来的方糖堆成钻石般的金字塔形状。就这样,我和弟弟经常喝着加白糖的浓稠稀饭。
——程乃珊《咖啡的回忆》
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,大多数人喝不起咖啡,上海咖啡厂就发明了价格低廉的“咖啡茶”来代替。
所谓咖啡茶,就是把吃剩的咖啡豆磨成细粉,在模具里铺上一层层的糖粉和咖啡粉,压实晾干,再切成小块包装起来。喝起来就像速溶咖啡一样。直接把一片放进开水里,虽然味道不是很好,但还是比白开水好喝。
△“一杯水一片”△
···
上海文人的聚集地
海派文学理念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新感觉派和鸳鸯蝴蝶派,类似于咖啡——重重苦涩的忧愁,略带酸涩的忧伤,还有一点飘渺的甘甜,让人回味无穷。
民初“圆壶派”大师周守娟
《生查子》歌词里有这么一句话:
“味道更加苦涩难闻,绝对是相思的味道。”
上海文人与咖啡馆似乎是同时在上海兴起的,老上海的咖啡馆已不只是喝咖啡的场所,更像是城市里的“公共空间”。
作家马国良在《咖啡》一文中,谈到了自己在上海一家咖啡馆里无意听到两位女士对话的经历:
“他们谈论文学、国民党、政治,无所不谈。
讲完了郭沫若,他们又讲了鲁迅、郁达夫、汪精卫、蒋介石……”
△对面那个心不在焉的女孩可能错过了10亿△
在咖啡和爵士乐的香气中,用各种方式交流思想,似乎已经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习俗。1928年8月8日,《申报》刊登了一则名为《上海咖啡》的软广告,文章写道:
“…我在那里认识了一些当今文艺界的名人咖啡滤纸哪里卖 海派文化咖啡史,
龚丙禄、鲁迅、郁达夫等
并结识了孟超、潘汉年、叶凌风等人。
其中一些人正在谈论他们的想法。
有的人在那里默默冥想,
我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……”
△咖啡馆里偶遇民国文艺青年群体△
说起老上海知识分子青睐的咖啡馆,不能不提位于四川北路上的“公飞”。当年鲁迅先生经常在这里秘密与“左联”领导人、地下党代表会面商讨。“一九三零年六月五日下午⛅️我和柔石到咖啡馆喝咖啡☕️”等到咖啡馆的记录比比皆是。
虽然他声称自己不喜欢喝这种“洋酒”,但他也用它来讽刺小说家张子平:
“天才在哪里?
我只是浪费了别人的咖啡时间。
我只是用它工作。”
△我爱咖啡,也为我的朋友们感到难过△
咖啡馆不仅是灵感的源泉,也是文学创作的背景,如果你问有哪些作家写过上海的咖啡馆,那可真是数不胜数。
田汉1921年创作的独幕剧《咖啡馆之夜》是现代文学中第一个表现“咖啡馆心情”的作品。其他作品还有徐晨的《吉普赛人的诱惑》、林徽因的《花厅夫人》、温紫川的《咖啡馆女佣》、张若谷的《咖啡谈》等。
△据说《色·戒》里的王佳芝坐的就是凯铃
受到这张咖啡馆老照片的启发▽
随着时光流逝,曾经南京路、霞飞路、四川北路、亚庇路上的那些老咖啡店,几乎都如历史的烟雾般消散了,今天我们只能通过文人墨客的文字去想象、去回忆。
···
第三波咖啡与新上海咖啡
如今新上海的咖啡馆虽然不再像老上海那么古朴,但却被注入了一种新的感觉。
△部分咖啡馆的装修充满复古风▽
△图为富民路上的FUMI△
*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