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能知道东南亚咖啡的如下事实:
越南,是全球第二大咖啡产国;
印尼,有全球最昂贵的咖啡豆;
《孤独星球》评出的亚洲最好的三个咖啡城,一个是马来西亚的怡宝,一个是泰国的清迈……
你可能也听到过这样的传言:
越南的咖啡量大但质量一般;
东南亚咖啡以罗布斯塔豆为主,风味逊于阿拉比卡豆……
哪一个才是对东南亚咖啡的正解?
先说为什么东南亚咖啡以罗布斯塔豆为主。
印尼是世界上最早大规模种植咖啡的国家之一。
17世纪末期,荷兰人把阿拉比卡咖啡树,移植到了印尼,因为水土适宜,印尼一度成了全球数一数二的咖啡出品国。
不仅如此,印尼也带动了周边国家的咖啡种植,比如菲律宾、马来西亚等。
那时的咖啡品种是阿拉比卡。
然而,19世纪80年代,东南亚咖啡树爆发叶锈病,重创阿拉比卡树种。
荷兰人随即引进了罗布斯塔咖啡,这种咖啡树较皮实,抗病抗虫害能力强,印尼咖啡业因此度过了难关。
罗布斯塔咖啡也取代阿拉比卡,成了东南亚一带种植最多的咖啡作物。
罗布斯塔咖啡的优势,也是它的劣势:
抗病抗虫能力强,是因为这种咖啡品种的绿原酸含量大、咖啡因含量高,反应到味道上,就苦有余而香酸不足;醇厚有余而活泼灵性不足。
罗布斯塔咖啡多用于速溶咖啡以及拼配咖啡的制作。
作为亚洲第二大咖啡出产国,印尼90%的咖啡产量是罗布斯塔(主要产自爪哇),10%是阿拉比卡。
印尼阿拉比卡有不少名品,比如苏门答腊曼特宁、苏拉威西托拿加等。
印尼还有非常独特的(麝香猫)猫屎咖啡。
而东南亚其他咖啡产国,则发生了分化:
菲律宾曾经一度是全球咖啡第四大出产国;1889年,叶锈病肆虐下,菲律宾咖啡农纷纷改种其他经济作物,咖啡产量一直没有恢复或接近过去的巅峰时期;
不过菲律宾有别国比不上的特点,它有四种不同的咖啡品种:阿拉比卡、罗布斯塔、利比利卡豆和埃克塞尔沙豆。
马来西亚咖啡产量不大,以罗布斯塔和利比利卡豆(90%)为主。
利比利卡是罗布斯塔豆的近亲,个头大、咖啡因浓度高,有大象豆之称。
不过大象豆皮厚不容易处理,因此限制了其在国际咖啡界的表现,现在全球咖啡市场上,大象豆利比利卡的占比在2%以下。
马来西亚出口的咖啡中,咖啡粉和速溶咖啡是重头戏,其中就有有名的“白咖啡”。
马来西亚咖啡产量不大,他们每年要大量进口咖啡豆,用各种风味咖啡豆进行搭配,然后进行中低温烘培;在烘培过程中,他们会添加食用油和糖等,生产出香味浓郁的“黑咖啡”、“白咖啡(不加糖烘培)”。
咖啡豆被添加了附加价值后,再出口国外,马拉西亚在咖啡进出口方面,实现了贸易顺差。
泰国要到1970年代才开始进行咖啡种植和出口。
现在它是亚洲罗布斯塔豆出口的第三大国家。
泰国有名的三合一速溶咖啡品牌是Khao Shong等。
越南咖啡深受法国咖啡文化影响,咖啡种植是1857年由法国人带动的;1920年法国人更以多乐省为核心,推广咖啡庄园种植,取得成效。
越南出产的咖啡97%以上是罗布斯塔豆,除了向全球供应咖啡原豆外,越南本土品牌Vinacafe于1977年制造出自己的速溶咖啡;1993年推出三合一咖啡,行销全球六十多个国家。
如今,Vinacafe占据了越南速溶咖啡的半壁江山,份额高达50%;而大名鼎鼎的雀巢在越南的市场份额仅为33%,甘拜下风。
泰国用来做冰咖的咖啡粉(Oliang Powder Mixed),不只是咖啡粉,里面可能有黄豆粉、玉米豆粉等。
他们会把咖啡粉放在尖底圆口的布袋里,然后倒入开水,水会渗出布袋,充满容器,你可以把布袋浸在液体里5分钟,然后倒出咖啡液体;
也可以把布袋当作咖啡滤纸,把冲好的咖啡液,再回倒入布袋里,彷佛有意冲撞布袋里的咖啡粉,如此这般三到四次,很像是“撞”奶茶的做法。
缅甸:1930年缅甸开始在其东部的Shan State (掸邦)种植咖啡,海拔在1000-1200米,品种是阿拉比卡。
美国全食公司2016年采购了缅甸精品咖啡;不过缅甸人日常喜欢的饮品,还是茶和速溶咖啡。
柬埔寨:咖啡,产自蒙多基里省海拔800米以上的红土地带,品种为阿拉比卡咖啡,有名的咖啡品牌有Sithar Coffee, Genius Coffee和Green Land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