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咖啡知识

瑞幸实现整体盈利 瑞幸成功

Tech星球独家了解到,瑞幸咖啡从今年5月开始全面盈利。这就是说,瑞幸咖啡提前实现了今年的年度目标。
对当今活跃的咖啡市场来说,这无疑是个好消息。由于,瑞幸再次证明了咖啡市场的无限潜力与想象空间。但也是一个坏消息,在门店数量上已遥遥领先的瑞幸,有更多的现金流扩张,其他玩家究竟能抢占多少市场份额?
一名TimsCoffee员工听到瑞幸公司盈利后的第一反应是:瑞幸有国际扩张计划吗?根据Tech星球的消息,在去年发生了财务造假事件之后,瑞幸的国际化扩张计划(进军中国香港地区和美国)已经暂停。
截止2021年5月31日,瑞幸咖啡在中国拥有3949家自营店,1175家加盟店,2023年直营店将达4800到6900家。


瑞幸公司一名员工说,在公布整体收益后,瑞幸公司董事长郭谨一为公司设定了一个更为激进的目标。
Tech星球询问了瑞幸咖啡的盈利情况,但截至发稿前,对方没有回复。
目前,在门店数量上,瑞幸依然遥遥领先。不过,麦咖啡和星巴克的加入,可能会很快结束这种局面。对瑞幸来说,除了维持自己的运营数据,还要在日益激烈的咖啡战中保持优势,而盈利才刚刚开始。
第一个赢利的本土企业,能否持续发展是关键。
咖啡店的生意可不差,瑞幸咖啡的员工对此充满信心。
数名瑞幸咖啡员工在财务造假事件曝光后,曾向Tech星球表示,一杯咖啡的成本,租金1-2元,人工3-4元,原料6-7,成本加起来10-11元,只要24元就可以随便卖了。
对他们来说,获利是理所当然的,毫不意外。
作假之后,瑞幸暂停了所有的扩张计划,原本瑞幸计划在2021年到来之前开10000家店,之后的策略是确保2020年底门店数不变。
瑞幸咖啡去年年中在厦门举行的2020年中全国大会上表示,全国各地超过4000家门店照常营业,30000多名员工按时到岗,新增用户继续上升;7月,瑞幸单店现金流已转正(300多家未开业的大学门店)。那时,瑞幸咖啡的管理层预计,2021年公司将实现全面盈利。
明年1月7日,瑞幸公司全体员工收到总裁办的一封邮件,内容包括:截至11月底,截至11月,已有超过60%的自营门店实现门店层面盈利,并计划在2021年实现整体盈利。
如今,瑞幸已经提前实现了目标,并且超额完成了目标。Tech星球获悉,今年5月、6月,瑞幸咖啡实现了连续2个月的盈利,金额达数千万元。一名知情人士称,椰椰拿铁的大规模爆发加快了盈利进程,当时,该公司所有门店都已实现盈利。
也就是说,瑞幸是国内第一家实现盈利的咖啡公司。一位瑞幸员工说:“现在要看盈利能否持续,因为夏天是旺季,冬季相对来说是淡季。
开设店铺速度比拼。
毫无疑问,瑞幸是咖啡行业的领先者,现在几乎所有的咖啡创业公司都开始了解瑞幸,甚至希望超越瑞幸。
一名瑞幸咖啡员工告诉Tech星球,年底将是竞争最激烈的时期,除了德克士的蓓瑞咖啡外,麦当劳的全国门店也将增加。
CapitalManner今年计划新开200家门店,把门店总数增加到300家。其中的200多家门店分布在上海、北京、深圳等大城市,为其向全国扩张做好基础。
据加拿大品牌TimsCoffee,加拿大品牌TimsCoffee今年计划在中国开设300家分店,目前已有超过200家门店。
一位TimsCoffee雇员说:“Tims正在全球各地扩张,但中国是加拿大以外的第一大海外市场,今年将是Tims增长最快的一年。
Tech星球基于访谈和公开资料整理。
曼纳尔采用的是小型商店模式,面积为10平方米,比瑞幸小20-60平方米的小店还小。这类店面在上海静安区写字楼较为常见。由于租金压力较小,Manner在上海是赢利的,但离开上海后Manner的盈利能力仍有待验证。
Tims和Manner不同,“我们更喜欢像星巴克那样的大型商店模式,所以开店速度会比较慢。”上述TimsCoffee的员工告诉Tech星球。这就是说Tims对开店的难度和资金需求的要求都比较高。
与此类似,星巴克、麦咖啡、黑蜂品牌"SoberHi"等品牌在原有渠道基础上,完全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反超。
咖啡机新手正在加速,但是他们的速度不能和当时的瑞幸相比。2018年5月,仅仅半年,瑞幸在全国开设了500家店。
店铺疯狂的背后,需要资金的支持。在去年12月至今年6月间,Manner的估值从1亿美元飙升至30亿美元,以及对其单店估值超过1,500万美金,这大约是星巴克店铺估值的3倍多,而其门店数量仅仅翻了一倍。
与此相反,瑞幸造假事件后迅速进军中国的TimsCoffee在融资方面显得有些低调,只得到了腾讯的资金支持。TimsCoffee的管理人员表示,目前资金较为充足。
一名瑞幸咖啡的中层管理人员告诉Tech星球,TimsCoffee今年要开到300家,由于规模更大,开店的难度更大,速度不容小觑。
随着后来者的追赶,瑞幸咖啡重新获得新生,通过定向增发方式筹集到了亿美元。
有人会笑到最后。
但是,咖啡的竞争,不只是如此简单。
在Manner前面,运营更重,资金不会转向,而瑞幸的资本运作更为高效,”一名瑞幸咖啡在谈及Manner的开店速度时表示。
这种情况下,更深层的原因是企业一号位的能力对抗。
Manner创始人韩玉龙并没有去过大型企业,他的背景简单明了。据公众报道,他是一位咖啡狂热爱好者,创立曼纳,感情更为深厚。
今天资本退出之前,据《IPO早知道》报道,今天的资本投资经理金斌斌就代表资方进入了Manner董事会,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,而Manner公司的创始人是韩玉龙和陆剑霞。那时,韩玉龙与陆剑霞夫妇的股权都在50%以上,与今日资本相比,创始团队仅略占优势。
新兴消费投资热的大背景不容忽视,供应链的极度成熟和出口因疫情而受阻。这一形势下,对于一个新兴消费品牌来说,产品研发、渠道能力都不是企业首要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。
这类新消费赛道可参照的例子就是,做游戏背景的唐彬森,虽然没有饮料行业的经验,却仍然能够创造森林。
在一个企业稍微有规模的时候,考验着掌门人的管理水平。一般来说,一号位要么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,要么引进成熟管理人员帮助其进一步扩大优势。目前,曼纳显然选择了前者。
自然,在学习瑞幸私域流量时,首先要了解的是瑞幸的数字化水平。一名瑞幸的中层管理人员告诉Tech星球,他们现在感觉到Tims数字化还不够成熟。
瑞幸咖啡本身也有自己的发展瓶颈。根据Tech星球了解,瑞幸咖啡员工流失严重,很多人都被挖去了陆正耀新的创业公司:舌尖科技,创业项目。为吸引并留住人才,瑞幸咖啡公司为许多员工加薪,许多员工的升薪幅度在50%以上,有些关键职位的薪水则是两倍甚至更多。
起初,陆正耀是瑞幸咖啡绝对的灵魂人物。现在,这个重担落在郭谨一身上。郭谨一并不是业务的第一线出身,他的大学、研究生、博士都是读过博士的,曾在交通运输部任职,这一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神州租车公司。
在担任瑞幸咖啡董事长后,郭谨一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。如果郭谨一能够进一步扩大瑞希咖啡对其他品牌的竞争优势,那一刻,他就可以真正成为瑞幸的灵魂人物。